光电与纳米教学中心

发布日期:2018-09-27    浏览次数:

理学院包含数学与物理两大学科,其中物理学科包含两个本科专业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和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三个硕士学位点:光学工程(学硕),电子信息(专硕)和学科教学(物理)(专硕)。如图1所示。

两个本科专业于2017年开始实施光电科学大类招生,招生规模80人。1-3学期打通培养,第4学期分专业培养。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光电子研究中心(ORC)开展“4+1”联合培养项目。英语成绩和专业课成绩满足要求的学生,可以直读ORC研究生。设立光电科学创新实验班,开设创新课程、全英文课程、科研课程和导师课程。创新实验班学生将在推免保研、国际化培养及创新就业等方面享有政策支持。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芯片技术、物联网、机器视觉、虚拟现实、5G网络等新技术的兴起,科学技术的深度交叉与融合构成了光电信息技术快速突破和广泛应用的发展态势。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不断加剧光电专业分类人才的需求和竞争。

1、专业定位

面向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服务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和民族地区科技民生,以现代光电科学理论为基础,以现代技术手段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支撑,从光电材料、光电器件到系统应用全方位培养能够适应光电信息领域快速发展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历史沿革

本专业前身为1978年成立的物理学专业,2003年根据国家和民族地区发展需求建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工学),2014年获批光学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已形成拥有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科交叉、科教融合的新工科专业体系和卓越人才培养基地。2019年光电信息专业被评为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

3、专业特色

1) 实施理工融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本专业与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实施大类培养,以“大物理+大工程”观夯实数理基础和工程技能,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设立光电科学与工程创新实验班,实行准研究生管理和流动淘汰制,配备校企双导师,通过科研训练、学科竞赛、专业思政、国际化教育等举措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拔尖人才。

2) 构建科教融合的新工科实践教学体系。

以现代光电科学理论为基础,开展基础工程实训、准生产线光电工程实训、专业实验、课程设计、企业实习、毕业设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等实践活动,引入企业课程和产学元素,构建了“全过程、贯通式、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依托北京市光电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光电工程科技创新实践教育基地、校企联合实习基地和创客工作室,形成了有效激励学生创新创业的生态系统。近五年,学生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优秀论文”奖、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等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124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8项,北京市级32项,校级117项;本科生发表包括ESI高被引在内的SCI论文40篇,EI论文4篇。

3) 应用现代教学方法与技术,打造一流专业课程品牌。

将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项目制研学等新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基于国家民委优秀教改项目,“光电信息专业实验群”采用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开放式等多种教学方式,运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平台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翻转教学。依托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光电信息专业实验平台建设”,构建了国内领先的数字光学实验教学体系。通过校企合作打造产学融通的设计类课程群。以光谱系统和成像系统等为设计目标,将光电理论知识与工程技术实际有机结合,通过项目制研学方式,构建光机电算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4) 依托创新引智基地,提升人才培养国际化能力。

依托“111”创新引智基地,聘请19名专/兼职海外知名专家,开展全英文授课、专题学术讲座、指导学生科研训练。2018年开设全英文外教课程3门、专题学术讲座25次。与南安普顿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罗彻斯特大学、欧洲纳米中心等机构合作开展暑期学生交换项目,显著提升了本专业国际化水平。

4、师资队伍

高水平教学团队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保障。本专业拥有一支国家民委创新团队,其中国家民委领军人才、 中组部人才、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等省部级以上人才 10 依托国际联合光子技术研发中心和“111”创新引智基地,聘请包括南安普顿大学教授 David Payne 爵士在内的13名专兼职海外知名专家。企业导师10人。

5、人才培养质量

近3年学生平均深造率45%,深造学校和就业层次不断提升,深造院校和就业单位对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满意度高。读研单位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等“一流”高校院所,以及帝国理工、南安普顿大学、墨尔本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毕业生到与本专业相关单位就业达到80%,有的进入北京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研发管理工作,有的自主创业。根据本校就业处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本专业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反馈意见超过90%均为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表现突出。

(数据截止至2020年12月)


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

中央民族大学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是2013年国家批准的新建专业,是依托“双一流”、“985工程”和“民族地区能源资源利用开发创新平台”,瞄准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对新材料的需求发展起来的应用型专业。2018年,“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获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专业,按照“宽口径、强基础(数理化+材料+光电+信息)、多学科交叉(能源+环境+生物+医学)”的办学思路,以科研创新为引领,以学科竞赛为平台,基于自身学科优势,构建产教研协同融通的三层次六模块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纳米材料与技术及相关领域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涉及物理学和材料学,核心课程包括量子物理、材料热力学、纳米材料制备与分析方法、纳米材料制备实验、纳米材料表征实验、固体物理学、X射线晶体学、显微结构分析、微纳制造技术、材料物理、工程伦理等课程。

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宽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实验技能,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能在纳米材料学科以及相关技术领域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具备学科交叉优势,拥有国际化视野,兼具组织管理能力的卓越工程技术人才,或适宜进一步深造的高端科技人才。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培养方向为纳米材料与器件和纳米光电子技术。

培养特色:

以新工科建设精神为指引,践行“融合创新”的新工科教育新范式,全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先进工程教育理念,构建三层次六模块工程教育知识体系。全面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先进工程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习成效,建设质量文化,持续提升工程人才培养水平,强化专业课程思政、工程素养和传统文化底蕴在专业教育中的渗透,培养坚守职业道德以造福人类为己任的现代工程师。

为确保新工科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将在第一学期末面向全校学生招生,通过专业考试和面试以及竞赛环节选拔优秀学生成立实验班。实行分层教学,分类教学。前三学期学习大工程素养课和专业基础课,第四学期分专业上课,第七学期到企业联合实验室实习实训,第八学期在企业或学校进行毕业设计。

实验教学平台:

现有“纳米材料制备实验室”、“纳米材料表征实验室”和“微纳制造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光催化实验室”和“太阳能电池实验室”等实训实验室,以及“扫描电镜实验室”、“透射电镜实验室”、“激光拉曼实验室”等高端科研实验室,紧密围绕纳米材料与器件,创建了纳米材料的制备®性能表征®微纳加工与器件设计®应用的多层次实验室,建设成具有“教学、培训、科研、生产”四位一体功能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教学科研力量:

本专业拥有一支师德师风优良、热爱教学科研、思想觉悟过硬的高素质师资队伍,2013年入选首批国家民委创新团队。本专业学科点紧密围绕环境治理、能源问题以及当前医学领域在重大疾病预警和诊治等方面的现实需求,以及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的战略需求,重点开展具有新颖结构和优异特性的新型微纳光电材料的合成制备、性能表征及其在光催化水污染治理、热电转换系统、光化学效应、生物医学等应用领域研究。近5年,本专业教师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等各类科研项目62项,项目经费约3466万元;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获授权专利18项;完成技术成果鉴定2项。

创新创业教育:

全面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以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为抓手,培养工科学生设计思维、工程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数字化思维,提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本专业近五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北京市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省部级区域赛中获奖100余项。

充分发挥本专业在纳米材料与技术和新型能源、环境、医疗等领域的学科交叉和科研优势,将学科前沿热点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科研平台对接教学平台,将有助于快速提升学生的科研技能和科研素养,在与他人合作中逐步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提升以解决项目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综合能力培养。通过课程改革、学分改革,确保学生100%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近五年,开展包括国家/北京市/校级在内各类创新创业项目200余项,发表论文40余篇。

就业及深造前景:

毕业生质量高,学生的就业和发展空间广阔。近三年学生平均深造率45%,读研单位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纳米中心、纳米能源所和半导体所,以及帝国理工、南安普顿大学、南加州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


光学工程(学硕),电子信息(专硕)硕士学位点简介

聚焦国际光子技术领域未来发展方向,紧密结合国家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需求,以国内外光通信与光电子技术产业领域的发展与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光子技术领域所面临的若干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充分发挥自身在材料合成与制备、光电器件设计与工艺以及光子系统集成等方面的学科交叉优势,形成从基础材料、功能器件到系统集成的一体化创新型科学研究体系。具体包括四个主要研究方向:

(1)半导体光电子技术方向;

(2)光子器件与系统方向;

(3)微纳光电子材料与技术;

(4)生物医学光子学方向。

此外,本专业依托“国际联合光子技术研发中心”和“光电子研究中心”两个校级科研平台,在国家“111”创新引智项目的支持下,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和韩国等6所国外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对本学科领域前沿热点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的同时,积极探索研究成果的样机化和产业化途径,逐步形成了前沿科学研究与应用技术创新互为导向和支撑的研发风格与特色。本学科目前已建成了光电功能材料的制备与表征实验室、超快光学实验室、光电检测实验室、光纤器件与通信系统实验室、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工艺实验室、光纤传感实验室以及两个校企联合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总价值达4000多万元,实验室面积达4500平米。2015年获批北京市光电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光学工程”学科2015年被列为学校重点发展学科,根据团队发展需求,学校近期投入3000万元,建立从半导体光电子芯片制备、测试到封装的完整半导体微纳加工与测试的专业实验室。

学科教学(物理)硕士学位点简介

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硕士点秉承陶行知先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树人理念,旨在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传统文化素养、具备较高理论水平与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的物理、科学课程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及相关专业的博士生源。

本专业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制两年。同学们在学习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以及选修课程的同时,结合自学、研讨、调研、学术报告、实习和教师技能大赛等方式,夯实专业基础,强化实践能力,成长为合格的“知行合一”型教研人才。毕业生主要活跃在祖国各地的重点中学和多所高校的工作一线,深受学生喜爱。

学科教学(物理)专业硕士点创立人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苏玉成教授。硕士点现有校内导师7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4名;校外聘任导师12名,均为北京市重点中学高级教师。导师组承担各类教学科研项目30余项,近五年公开发表教育教学类科研论文80余篇;学位点以赛促建、以赛促强,研究生累计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省部级学科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国家级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4项。